undefined


锤子、锄头、洋铲、十字镐……

在深圳的中央山脉脚下,这群人怎么拉着一副要开荒种地的架势?

嗨,莫慌,这是在……


undefined

# 和铭基金一起“手”护塘朗山 #


这可能是参与过铭基金活动的上千人中最“野”的一群。在上午的室内课中,大家在理论导师南一方的引导下分享“那些爬山的事儿”。有的一言不合就把公司团建放在高黎贡山的热带雨林里,有的在珠峰大本营健步如飞,有的家庭亲子活动的日常就是山野里探索……


undefined


不过,尽管对名山大川如数家珍,家门口的塘朗山却还有几位之前从未去过,听到导师南一方介绍在塘朗山发现的豹猫等野生动物后,都发出难以置信的声音。

认识了即将在“手”护过程中并肩作战的手作步道工具之后,一起去塘朗山亲自体验吧!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给路问诊  巧造步道

后山这段路,大大小小的石块七零八乱地分布,游人通常就在石块之间随心挑一挑路走,小心一点倒也不至于绊倒,也就没有留意过,以为本就如此。
导师丘文亮介绍:塘朗山其实是没有这种石头的,这些是过去来塘朗山耕作的人们运上山用于稳固土壤的,时间久了现在就变成这样散乱的样子。因为石块散乱没有明确的路径,一大片地方都被踩得光秃秃,动植物都受到干扰。


-  “手”护第一步,清理路面 -

undefined
undefined

清理落叶,露出下面的土壤和石块,判断路径的合理走向,将碎石移到两边。
听起来容易,干起来才知道其中的复杂:经过长年累月的水土冲刷,很多石块露出来小小一角,其实下面已经埋了很深,有些露在外面的就已经是大块,根本没办法撬动。
该怎么办呢?

手作的意义就在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方式。丘老师告诉大家,只需要清理小石块即可,对于太大的石块,已经成为这条路的一部分,如果避不开,更合适的方式是用石块和土与它取齐,就它的高度做成台阶。

undefined


-  就地取材,断枝发挥大作用 -

有大石的地方,我们用先民留下的石头取齐垒出石阶,有些地方则需要荔枝木。荔枝季刚刚过去,大丰收之后留下些许修剪下来的荔枝木,其中较粗壮笔直的就可以拿来当木阶梯。

undefined

木阶梯除了主木,还要用小根树枝削成铅笔状,插入土地,给主木做支撑。这时,看着挺吓人的砍刀就发挥作用,记得下面要放一根垫木,以免伤到刀刃。

undefined

-  给水出路,守护步道 -

有人担心,人力敲敲打打出来的步道,能挡得住深圳雨水冲刷吗?
手作步道简约而不简单,其中有着符合物理规律的精巧设计。除了取齐填补,有些已经被游人踩出凹坑的地方,如果填石填土将会是很大的工程,需要从其他地方取土对生态造成影响。地形难以改变,将来也容易形成凹陷。但如果放着不管,凹坑累积雨水将对下段步道造成很大压力。

undefined
undefined

“这里就很适合开一条出水渠,把上面流下来的水引开。”丘老师开出了药方。
大家在凹处开出一条不显眼的沟渠,将水引到侧边,水有了出路,就不会向下冲刷步道了。

undefined
在塘朗山上留下“手”护

大家干得正起劲,万里晴空中突然响雷,瞬间倾盆大雨。尽管山林里树荫茂密,还是挡不住大雨滴下。大家一身的汗水混合着雨水,顾不上擦去,赶紧多挥舞几下小锤子大镐头。

undefined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大家已经清理了一段完整的路面,把突出可能伤人的石块都做了处理,修建起了台阶,还挖出了重要的排水渠。虽然大家还意犹未尽,安全第一,下次再战吧!

undefined

总是自称“山里人”的丘文亮老师对变幻的天气自然习以为常,“城里人”们也风雨不改笑容。

undefined

修路,修复的不仅仅是路,更是修补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一次上山走过这条路,就可以自豪地说,这节台阶我修的~
下一次,你也会来吗?

undefined
图片来源:铭基金;摄影:吕牧华、柯方皓、湛霞

undefinedundefined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