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地质公园自然教育论坛圆满举办——探索地质公园与自然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2021-04-30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在世界地球日前后,全国各地的环保组织、自然教育机构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各大组织希望呼吁公众认识地球,善待地球。 第一届地质公园自然教育论坛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多方连线、跨界互动。4月23日,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由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主办,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承办,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脚爬客自然科普中心协办。论坛邀请到众多嘉宾,他们分别来自全国的地质公园、自然教育机构。从业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享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以及探讨自然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截止至4月27日,直播观看量近1600次,且在持续增长中。 观看方式 主题分享 主题分享一 丹霞山地质公园的公众教育 分享者:陈昉 现任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陈老师的分享从“地质公园和公众教育”“丹霞山的核心价值”“丹霞山的公众教育”三个部分展开。陈老师强调在地质资源得以保护的同时,应通过改变与创新去刺激创新型企业、工作机会以及高质量培训课程的产生。 在“丹霞山的公众教育”中,她谈到地质公园公众教育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多元多样的地质公园公众教育资源等等方面。近些年来,丹霞山地质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推动公众教育的发展,创新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路径。她说:地质公园作为最具地质遗迹代表性的区域,我们有责任做好地球科学的推广和公众教育。带领公众去关注环境、气候、能源、资源问题,积极做好地质遗迹保护,改变生活行为方式,保育我们的地球家园。 主题分享二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主题分享 分享者:卢琴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 雁荡山几乎包括了岩石学专著中所描述的流纹岩类各种岩石,因而,人们称雁荡山为“流纹质火山岩天然博物馆”。卢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的形成与演化、公园的地貌景观。 紧接着,卢老师讲到他们如何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研学教育。面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中小学的学生们不仅能够“走进来”参加各类的科普活动,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也会“走出去”,与一些大学进行科普讲座的合作。而在志愿者的培养中,志愿者们也会向公众去传播雁荡山的科普知识,带领更多人走进雁荡山,爱护自然资源。 主题分享三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分享者:赖芸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理事长 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发起人、总干事 赖芸老师从三方面“鸟兽虫木简介”“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教育经验”“世界地质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之美”进行分享。他谈到目前城市里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的社会现状,希望透过自然教育让孩子们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自然素养的同时,也能推动生态保护。 而后提到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具有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介绍了香港地质公园导赏员的相关制度。赖芸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说明自然教育活动应如何结合多样的资源。不只是让孩子们在环境中玩得开心,而是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最后他以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只有孩子们开始关心我们的地球,未来才会有希望。” 主题分享四 自然保护地科普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讲好自然保护地故事 分享者:常志华 脚爬客自然科普中心负责人 截止到2020年9月,脚爬客累计招募志愿者人数达6万+人,志愿者在中国各省份均有分布,1000+多名志愿者长期为自然保护地进行科普宣传及推广。在打造志愿者团队上,脚爬客分享了他们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提到保护地或者公园需要长期发展,如果只靠一方的努力远远不够。只有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持续为公园做宣传和推广。 而如何从地质公园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科普教育,脚爬客在志愿者招募、保护地科考、内容生产、互联网传播等等方面不断探索,这些年的沉淀让他们的活动更加精进,在专业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获得更多公众的认可。 主题分享五 地质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经验分享 此次论坛邀请到各大地质公园来分享他们开展自然教育的一些活动经验。来自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丁海洋老师、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黄韬主任、敦煌世界地质公园亢春梅科长、敦煌市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管理股主任王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黄娅莉老师也参与了本次的分享环节。 老师们从地质公园的地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角度进行分享。每一个地质公园都独具特色,公众们从以参观游览公园、欣赏自然秀美风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到现在能够接收到更多的科普知识信息和深度自然体验。近些年地质公园转型升级,并且围绕当地的自然资源、科普资源,打造一系列的特色课程。逐渐实现就地取材,物尽其用。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各大地质公园和自然教育机构的代表们围绕“地质公园如何与社会机构合作,做好科普工作和自然教育工作”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参与此次论坛的自然教育机构分别有 自然圈创始人 / CEO赵超,多米童年创办人韩冰,《华商报》它世界自然新闻周刊、它世界自然学校创办人宁峰,自然萌创始人李蔚,东莞市大气环保体验馆馆长、荒踪野迹自然导师易兰花,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陆忠诚,西安麦草人有机农业公园自然教育项目经理王溪。 有的老师从活动设计的角度出发,表示自然教育的活动中可以融入与地质相关的知识,并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老师则强调合作共赢,形成行业联动,不仅是做自然教育的机构,而是能和不同类型的组织、企业进行合作...... 大家从多元的视角提出自己的设想。 而地质公园拥有着丰富的地质地貌、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教育颇具基础优势。在交流中,自然教育机构的老师们也希望在今后能让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常态化、生活化,调动大众潜在的需求,让教育走入公众的日常生活。 近些年,地质公园也越来越重视自然教育的科普活动,他们也希望通过自然教育的窗口,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地质公园,促进地质公园知识的普及,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并且秉承世界地质公园“颂造化之神奇、谋区域之长兴”的理念,交流传递好的实践经验和做法。 Tips ●地质公园 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是由中国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 ● 自然教育 2018年11月第五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期间,论坛理事会在对《自然教育行业自律公约》的讨论修改过程中,将自然教育的定义简化为“在自然中实践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 主 办 单 位 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 2012年10月25日,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正式在京成立,根据国土资源部工作部署,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也将挂靠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作为依托单位,将协助国土资源部管理全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 承 办 单 位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Danxiashan UNESCO Global Geopark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因“色若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2004年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8月1日,与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一起以“中国丹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由中国地理学家发现和命名,入选了百年地理大发展,历经百年研究形成了以丹霞山为研究基地的丹霞地貌学科体系,是中国地理和地质学家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地学国粹,在大中小学地理课本中都有专门的丹霞地貌章节。 丹霞山地属南岭山脉中段,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珍稀的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据调查表明,丹霞山已知高等植物有2267种,动物资源1467种,特有物种有丹霞梧桐、丹霞堇菜和丹霞山小花苣苔等。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东临乐清湾,距温州市70千米,距杭州市300千米。雁荡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她的一山一石记录了亿年前的一座复活型破火山演化的历史。 雁荡山是白垩纪时期完整的复活型破火山,破火山口的直径约13km和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她的岩石记录了1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过程;雁荡山也是一座流纹岩博物馆,地质书籍描述到的各种流纹岩,在这里都能找到。作为地球演化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见证,雁荡山在世界地质价值上具有其独特性,她是大自然留给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协 办 单 位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是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发展而来,由活跃在全国自然教育一线的机构和个人志愿性发起和筹办。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从2020年开始,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面向中国自然教育行业,依托“野生小伙伴”自然教育互动平台,来开展的一系列支持、赋能、链接行业内伙伴的计划。 脚爬客自然科普中心 脚爬客(Geoparker)来源于地质公园(Geopark)的音译,公司总部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南望山麓,身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毗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我们是一支具备自然保护地背景(包含保护地、植保、水工环、旅游规划与管理、教育学等专业)并融合互联网运营的技术团队。公司成立以来,先后为百余个自然保护地提供了技术咨询和科普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