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8月30日晚,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八月交流会以线上分享的形式进行。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自然解说系统设计,围绕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解说系统设计进行分享交流。


交流会邀请了两位分享嘉宾,一位是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宣传教育部教育主管周莉娅(江豚)老师,江豚老师以红山动物园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解说系统设计;另一位分享嘉宾是红树林基金会(MCF)湿地教育项目官员陈切(小蜗),分享在红山动物园参观到的宝藏解说牌。


本文根据江豚老师分享的内容整理而成,希望给对解说设计感兴趣的小伙伴一些启发!小蜗分享的宝藏解说牌内容请戳这里~


undefined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是全国唯一一家完全自负盈亏,也是第一个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因其出色的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工作以及保护教育,被大家称为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儿”的动物园。

01

红山动物园解说系统设计


红山动物园的解说设施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如现在我们看到的模样。在这十年之中,大家不断借鉴国外优秀的动物园、博物馆的经验,逐步将原本老旧的空间及设施进行提升优化。

undefined


科普展板的解说设计

动物园最开始设计的解说系统,以图文结合的解说牌或展板为主要形式。这样的解说设计需要着重考虑可读性,包括图片、主标题的吸引力等。并且文字不宜过多,可采取更多图片、手绘的形式展现,这样更有助于向公众传达设计者的思想。

undefined


主题展区的解说系统设计

熊猫馆——原有设施的改造提升

熊猫馆是红山动物园第一个以某一动物为主题进行解说的展馆。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结合大熊猫的生物学特性、文化、野外保护及现场氛围等方面进行呈现。


在熊猫馆的解说设施建成之后,总体效果非常好,尤其互动装置更是广受欢迎。除了公众的直接反馈外,解说装置较高的破损率也间接反映了大家的喜爱程度。


undefined

左下图:将原有背靠山体的建筑墙面贴上竹叶形木质贴片,很好的融入了较为自然的环境;

右上图:展柜以图文、标本、模型、翻版展示了大熊猫各方面的信息;

右下图:大熊猫的手掌模型、头骨、便便。


细尾獴馆——解说设计与展区设计并行

在收获了熊猫馆的经验后,发现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的。因此,在2013年细尾獴馆建设前,基建部门联合教育部门一同探讨了游客动线。依据动线设计场馆的体验、解说卡点,建成后也就动线做了相应的评估。


在后来其他的展馆设计中,也沿用了这样的办法。这可以更多从公众需求的角度思考设计,让公众获得更加印象深刻的体验,也更加具体深入地传达了设计者希望向公众传递的信息。


undefined

左下图:设计时,以细尾獴与非洲鼓的装置作为展区门口的标识;

左上图:非洲元素在场馆内也随处可见;

右上图:还模拟细尾獴的生活环境,在场馆下方设计了隧道,游客穿行其中可以体验细尾獴打地洞以及在地洞中穿梭的感觉。穿过“地洞”后是一个能看到细尾獴状态和饲养员对它们进行行为训练的平台。

右下图:另外,在展馆走廊设置了细尾獴与非洲特色的平面装置,也起到了避免公众从窗口跌落的作用。


猫科馆——野生动物保护与保护教育的桥梁

在建中国猫科馆前,关于猫科动物的基础资料并不多,而且较为老旧。当时还在猫盟工作的陈老湿为动物园提供了大量在野外“新鲜热乎”的一手资料。由此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不仅仅是书本上可以获得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对野外猫科动物方方面面的发现以及开展保护工作的实际状况。通过述说这些真实的野外保护故事,才是真正实现了对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


作为保护教育的工作者,想告知公众的是,动物园的动物是以“野生动物大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它们。但它们在野外的伙伴们境况如何?有怎样的生存危机?它们需要我们怎样的帮助?这样才是红山动物园更希望公众能够了解与关注的。


undefined

中国猫科馆的解说也得到了猫盟的大力支持,还展示了许多猫盟的野保故事和文创。让公众认识中国猫科动物现状的同时,也了解像猫盟这样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支持野生动物保护。


参与性解说系统设计


当然,不止是动物园或野保机构的工作者才能参与展馆的设计,红山动物园非常欢迎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人士或兴趣爱好者参与其中,因为作为公众更加了解公众接纳什么,需要什么。如何让公众成为设计者与推广者,成为故事的主角,这将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工作。

undefined

现有的包括在上述猫科馆的集装箱展区,猫盟志愿者在周末做志愿讲解活动,左图便是集装箱内的开放留言本。另外也有像右图中的猫科动物爪子互动模型,让公众自行体验转换角色,如果自己是一只大猫会是什么感觉呢?

02

解说系统设计方法

解说系统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在展区当中,只要能够实现信息输出的都可以成为解说载体。


方法和案例


① 定位、目的、目标:首先确定我们要向公众传达什么?再明确我们对公众在认知、情感、保护行为等方面提升的目标。

undefined

左图:关于水稻品种、水稻文化、农田生态系统、节约粮食等主题的解说系统,内容需要定位与目标的指导。

右图:中国猫科动物现状的解说牌,为大家展现有那么多的机构在开展猫科动物保护的工作。我们作为普通公众,又能为这些猫科动物做些什么呢?这是对于解说设计的目的、目标做进一步点题。


② 资源整合和分析:整合解说对象的自然、人文资源,并展现自身的特色,例如动物园中动物是怎样生活的?饲养员又是如何照顾动物的?而分析则涉及对受众的“前评估”,我们需要评估主要的受众是什么群体。对于设计者来说,一定要尽可能地挖掘场地及涉及的各种资源,通过资整合与分析后,才可能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与体验。

undefined

左下图:这是一个蝴蝶馆,这个馆的外形是一只毛毛虫;

右下角:红山动物园的动物通道,在管理员的安排下,动物们可以通过通道互相“串门”。



③ 文案设计:因为受众的需求和认知层面不同,因而解说的文案须站在受众的角度设计。从大量的资源中筛选出非常吸引人的亮点,并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文案。

undefined

以红山动物园中国猫科馆为例。其实一开始是主要展示金钱豹、欧亚猞猁、豹猫这3个物种,那么要给这个展馆取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这就涉及到定位的问题,也决定了展馆要讲述的故事方向。特别表现某一物种并不是很好的做法。不过正好这3个物种都在中国有分布,于是“中国猫科馆”就这样诞生了。


④ 展陈形式设计:依据展区的布局或现场实际情况,配合公众游览动线,仔细考虑公众在每一个地方看到动物时会有什么样的疑问。在此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会给公众带来良好的体验。如果在不太能看到动物的地方,则可放置一些互动装置作为补充。此外,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例如通过评估发现,采用了连环画的展现形式,就更加容易吸引亲子家庭。

undefined

这幅地图背后其实有非常多考虑的点。由于墙面材料,最后决定用手绘的形式呈现。另外,由于各种猫科动物在野外采集数据的不断更新,相应地会做不定期地更改,所以为各个物种所设计的小小异形标识牌是需要放在已监测到有分布的区域。


需要强调的是,做解说或科普,所展现的内容一定是要基于科研成果的。因此,专业的团队支持非常重要。最后我们看到的地图其实是经过不断更改、不断核实的结果。


undefined

中国所有的猫科动物,种类数量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那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多种类的猫科动物呢?因为拥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及地貌。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还原在红山动物园没有的猫科动物本身的大小比例及生境,让公众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体型差异。


undefined

“中国猫科动物之最”的设计是考虑到这面墙的对面就是视野非常好的豹和猞猁的展馆。大家可想而知,在这里通常是不太会有人注意,甚至直接略过的。所以在这里放置较多的图文内容并不合适,最后决定以“中国猫科动物之最”这样氛围感较强的形式展现。


undefined

设置在集装箱斜对面的,是猫盟使用在野外拍摄过,现已退役的一台红外相机。这台红外相机到底经历过什么,它拍到了什么,想必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它的故事就通过旁边的解说牌告诉大家。在集装箱中还有一台电视,一直滚动播放着这台相机所拍到的画面。


undefined

猫科动物的繁育。展馆内的3种猫科动物可以直接地让饲养员了解它们的孕育时间、出生体重、吸食母乳需要多长时间等等方面,能让公众非常直观地了解猫宝宝们的成长过程。


undefined

猫科动物的共同特征,一一组合在了这面墙上。猫科动物是非常厉害的捕猎者,为让公众有所感受而设置了一些互动装置。大家都知道猫会把锋利的指甲伸出来,那它们是怎么实现的呢?按一按按钮就知道它们的骨骼和肌肉是如何活动,从而让指甲自由伸缩的啦!


undefined

将背后真实的故事进行改编后,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豹猫“奇奇”和“妙妙”是怎样来到动物园的。做成之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亲自家庭前来参观,甚至有一些家长会指着文字,逐字逐句地念给孩子听。


⑤ 执行设计:如果是将设计交给设计公司的情况下,面对设计公司,一定要维持沟通与监管,保证呈现出来的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⑥ 现场布小样:安装前,需在现场布置小样,评估效果如何。还可以请一些动物园的VIP进行预体验,依据大家的反馈进行尺寸、颜色、安全等等方面的调整。由于解说设施几乎都是特别定制的,所以建议大家给设计方留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安装后的维修。


⑦ 优化调整:展区建成后进行总体效果评估,再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项目评估方法


项目评估即考核成果与起初的定位的匹配程度,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目前,对以上提到的几个主题展馆都做了相应评估。评估的方法:


① 现场观察法:可使用三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分别是三秒钟、三分钟、三十分钟。定好时间后进行观察,看公众有没有停留,有没有阅读,有没有互动。借此可以评估出哪些是效果最好的装置。另外还包括在游客动线里,大家关注的点在哪里,也会影响对设施的使用


② 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目标的信息接受度有较好的量化程度,例如:你在进考拉馆之前对考拉的认识是什么样的?游览完考拉馆后,获得了哪些认知?通过公众自主学习获得了的有效信息,即反映出这样的设计对于公众来说是有效的。


③ 现场访谈法:进行现场随机访谈,可非常直接地了解公众对于展馆哪些方面是比较感兴趣的,哪些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有没有获得设计者想传达的信息。


所有收集到的评估结果都可以用到后期的优化调整上,这也体现了设计阶段潜在的问题。



undefined
undefined


这两张“临时牌”,因为动物们是随时都在活动,不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样的像临时牌的解说牌就交给饲养员,由他们确定了动物们的位置之后挂上牌子。另外,猫科动物本身是非常喜欢躲藏的,许多在参观的公众很难找到它们躲在哪里。因此也在思考采取一些办法,例如让饲养员在某些位置放猫爪模型,当作给公众的一些指示,好让公众可以看到这些动物。这就是作为补充装置在评估后的优化阶段补充的。

03

展区解说设施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过程,首先应该抓住人的注意,有了注意之后,受众会进行自主地选择过滤,由此产生的记忆再经过信息加工,最后载入到原有的认知当中。因此,在考虑教育效果的时候,我们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说装置的设计,包括五感等等。有意思的互动装置对于设计者想传达给公众的意思会更加有效。

解说设施展陈方式

互动体验——更有效传达理念

undefined

这是台北动物园考拉馆中的嗅觉互动装置,因为考拉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所以通过这样的嗅觉体验,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问出这些不同材料的味道;按一按,听听考拉宝宝的声音、吵架的声音和生气时的声音。


undefined

考虑到考拉一天需要睡18-22个小时,很难从直接的观察了解它们更多。所以通过各种互动设施让公众获得更多丰富的体验,感受考拉可爱与神奇的地方;考拉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个小窗口就可以看见啦!


文图展示——版面设计非常重要

undefined

左图是国外的一个关于四不像的展板,背景的蹄印还有淡雅的中国风,都非常有氛围感;

右图采用动物彩绘配合文字标注的方式,展示了豹身上各个有意思的地方。在牌子边上也有相应的互动装置,可以增强体验性。


视频播放——感受更直观

undefined

通过播放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视频资料,也能比较有效地给公众非常直接的信息。


模型标本——表现力好工具

模型和标本虽然是表现能力非常好的工具,但也要注意损坏和修复。

undefined

左上图:考拉baby节的时候做的考拉宝宝模型,2厘米的小模型,非常直观;

右上图:松塔和松仁模型;

左下图:红猩猩的等比手模和脚模(那么问题来了,哪只是手,哪只是脚呢?)

右下图:蜜蜂与蜂巢结构的模型。


互动设施——加深记忆

undefined

左图:蜜蜂展馆的“窥视”装置

右上图:台北动物园的休息装置

右下图:蝴蝶馆中可自行印章的互动装置。可以带回家的印章图案会给小朋友更加深刻的记忆。


场景营造——一切尽在不言中

场景或许是所有装置当中最难营造的。在场景之中,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就能让公众看到之后快速明白其中想表达的意思。场景中也可以加入有创意的互动装置。


undefined

左图是红山动物园大象展区的体验装置,这其实是一个亚洲象运输过程中的转运笼。大家站在笼中就可以站在大象的视觉获得体验。

右图其实是做了车的造型,模拟在非洲大草原上开车巡视的时候,可能就会有狮子爬到你的车上来探视。公众与狮子之间其实是有玻璃隔开,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有与狮子近距离面对面的感觉。相信体验过的公众印象都会非常非常深刻。



设施成本及维护


展示了这么多案例及经验、方法之后,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这四个方面:


① 成本:在成本有限的情况先,需考虑哪些是成本高但是效果好的,哪些是可以用性价比的材料代替的。最终以有限的经费达到尽可能满意的效果。


② 具体空间与适宜的互动形式:互动装置带来良好的互动效果,但同时也要考虑现场具体的互动空间与适宜的形式。


③ 安全性:互动装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④ 破损率:破损率高可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广受喜爱,二是设计与用料有较大不足。建议大家在保修期内尽快解决问题,否则会产生额外的修护费用。此外也要考虑到一些很小的装置,可能会被公众拿走。


04

思考

undefined

环境解说是可持续性发展人文艺术认知的阶段性体现。当前,国内更多的展陈还是让公众看到野生动物以及野外环境美好的一面。而在国外有更多上图这样的“冲突”展示。不得不说,这是现实中我们真正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冲突,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而我们当下更多能做的是什么呢?         

                                                                                   内容/周莉娅 

文字整理/吴良早

                                                                                             

指导单位

undefined


主办单位

undefined


支持单位

undefined



联合传播

undefined


- END -


点击链接,了解往期交流会内容:

红山动物园参观记,带你发掘宝藏解说牌 | 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八月交流会回顾


参观宝安区主题展馆,学习室内解说规划设计 | 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七月交流会回顾


看深圳湾公园解说牌,学解说规划设计 | 自然教育中心六月交流会回顾


活动回顾 | 深圳自然教育现状报告、仙湖幽溪探秘,四月交流会收获满满


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一、二月交流会 | 活动回顾

欢迎关注深圳市绿色基金会!

undefined

人人享受包容、安全、有复原力

与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