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慈善地标|城市中的自然学校——铭基金塘朗山自然学校正式授牌
2024-04-30
活动现场举办了“鹏城慈善地标·慈善创益空间——铭基金塘朗山自然学校”及“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授牌仪式,深圳市慈善行业联合党委书记、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刘国玲、李冰理事长、南兆旭、饶江山、郭涛、孔那副理事长共同为上述荣誉揭牌。
PART 02
慈善地标介绍
塘朗山——绿色方舟
人与自然 在地关怀
【方舟课堂】
“塘朗山方舟课堂”通过在塘朗山的户外自然环境中,针对本土动植物特性,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帮助更多人认识塘朗山丰富多样化的自然与生命。同时,增强自我认知并习得和发展社交、品格和技能。
【自然美学】
“塘朗山自然美学”活动旨在让参与活动的市民在亲手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手作步道】
“手作步道”通过修建手作步道,修补存在水土流失情况的路段,修出一条舒适好走、对环境零破坏的步道,引导游客走步道而减少对周围植物的踩踏。
【城市自然唤醒】
“城市自然唤醒”活动召集与自然分割太久的都市人走近自然,开展山体清理等志愿活动,唤醒对自然的保护感。
2020年,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学校成功入选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被市城管局授予“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
2023年,被评为首批“鹏城慈善地标·慈善创益空间”;
2024年,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市慈善行业联合党委书记、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对铭基金各项工作、尤其是自然教育领域项目给予了高度认可,铭基金成为了深圳社会组织中自然教育领域的名片,要感谢铭基金发起单位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的支持。相信在李冰理事长的带领下,在各位理事、监事的大力支持下,定将开发出更为优秀的公益产品,不断激发市民朋友们对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让每个深圳居民都释放美美与共的善意,与生态教育一同成长,自然就有答案。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将持续推出“鹏城慈善地标”专题,发掘更多慈善地标独属记忆,讲述深圳慈善故事。
编辑:深小慈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于『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简称“深慈联”,是由政府推动成立的慈善行业组织,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成立。作为连接政府、慈善组织和社会各界的重要渠道,深慈联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为宗旨,开展政策倡导和交流合作,反映行业共同诉求,健全行业运行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增进行业社会信任,推动深圳市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关于我们
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MingPublicWelfareFoundation)于2017年9月7日成立,由深圳市盈投置地有限公司、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400万元人民币设立。铭基金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关注教育帮扶、自然教育、灾害救援等领域,在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排行榜上以100分满分全国第一(并列),两度获鹏城慈善奖,获2023年深圳最美生态环保组织、成功创建深圳市自然学校、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鹏城慈善地标、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学校试点单位,是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
方舟计划
由铭基金资助开展的方舟计划,从探讨、研究、发展塘朗山这个位于城市中央地带的样本出发,为企业、政府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提供高专业度、强实践性的价值,同时增进市民对于自然及生态的认知。目前,铭基金已完成勘探塘朗山工作,记录塘朗山各类物种超过2000种,完成塘朗山生态地图绘制及《塘朗山方舟自然研习径》一书;《深圳自然笔记——塘朗山里的设计师》纪录片已于2019年5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荣获2018拉萨国际绿色电影周“优秀自然环境纪录片”荣誉。
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
2019年9月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成立,2020年6月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学校创立,并成功入选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试点单位。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以“在地关怀”为理念,结合城市中央山脉﹣塘朗山的山、水、林、泉和本土动植物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主题,研发“方舟课堂”、“自然美学”、“手作步道”、“城市自然唤醒”等系列自然教育课程,以户外教学、线上生态讲堂等教学形式开展不同系列主题内容,带领人们认知塘朗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育帮扶及灾害救援领域
铭基金在青海资助600名大中小学生,助力学业及健康成长。
铭基金联合安吉尔集团在深圳湾捐助全线直饮水机,保障市民饮水安全同时减塑,让市民在公园实现饮水自由;并启动在山海通廊直饮水解决方案;为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提供可持续饮水方案,保障参会人员安全饮水需要。
面对新冠疫情和水灾,铭基金携手安吉尔集团、天津医药集团、乐百氏公司向全国捐赠抗毒抑菌饮水设备、饮用水、抗疫药物等物资价值超两千万元,及时回应多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