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塘朗猕猴 共建绿美南山 ——“塘朗山猕猴守护行动”2024年行动全纪录
2024-12-31
志愿者队伍组建与发展


护猴行动组建了一支过百人的志愿者队伍,这支名为“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塘朗山郊野公园护猴志愿服务大队”的专业护猴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24年9月11日,由桃源街道桃源社区龙珠志愿服务队党支部、桃源街道桃源社区老班长书记工作室、桃源街道桃源社区龙珠志愿服务队、桃源街道桃源社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桃源街道桃源社区龙韵艺术团的部分队员组成。


作为项目的重要执行力量,该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公益的执着,成为了护猴行动的核心力量。在2024年,他们积极开展常态化护猴活动,累计组织护猴活动近40场,600多人次投身其中。

尤其是在中秋国庆10天假期,近200人次志愿者放弃休息,在野生猕猴出没区域向游客进行宣传,有效减少了游客投喂野生猕猴的现象。这些护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精神,为保护野生猕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专业化培训与团队建设


为切实提升护猴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塘朗山猕猴守护行动”构建了一套全面且系统的培训与团队建设体系。

在专业化培训领域,培训内容不仅深入剖析野生猕猴的生态习性,如它们的觅食规律、繁殖特点、栖息偏好等,还全面涵盖了保护知识,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猕猴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面临的生存挑战等。同时,高度重视志愿者与游客沟通技巧的培养,教导志愿者如何以温和、耐心且有效的方式向游客传递保护理念,避免冲突与误解。
护猴行动


团队建设方面,精心制作的志愿服务队旗帜、蓝色义工服成为了团队的鲜明标志。飘扬的旗帜与统一的着装,让志愿者们在行动中充满归属感与使命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这不仅彰显着团队的专业与专注,更大大提升了团队的辨识度。
此外,还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开展护猴专题讲座。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吸收的内容。志愿者们借此不仅深刻认识到猕猴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更熟练掌握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如如何正确观察猕猴行为、如何在不干扰猕猴的前提下进行保护干预等。这些努力为护猴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基础,确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以专业的姿态投身于守护野生猕猴的行动中。
创新活动形式与社会影响力提升



在“塘朗山猕猴守护行动”中,创新性地推出了“南山区3小时护猴行动”,这一活动形式别出心裁地动员南山区企业员工以及中小学学生,以“三小时”的体验式实践参与到护猴行动中来。

在12月29日的护猴活动中,护猴志愿服务大队迎来了文昌街社区小太阳未成年保护志愿队的小朋友们。队员们积极向小朋友们普及保护野生猕猴的知识,这种生动且直观的教育方式深受小朋友们喜爱,有力地彰显了护猴行动在培育下一代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为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仅如此,护猴行动还备受媒体瞩目,深圳卫视第一现场、深圳特区报、蛇口消息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其进行报道。这些媒体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成功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将目光投向护猴行动。
项目成果与社会影响


通过护猴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游客投喂、挑逗野生猕猴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野生猕猴自行觅食逐渐增多,抢夺游客食物、伤害游客的行为大幅减少。这不仅有利于野生猕猴的健康成长和种群繁衍,也维护了塘朗山郊野公园的生态平衡,为其他野生动植物创造了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


此外,护猴志愿者在活动中向大量游客宣传保护野生猕猴的知识,每天接受宣传的游客人数达到3000人次。同时,媒体的多次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护猴行动的影响力,使更多市民了解到野生猕猴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在志愿者们身体力行的实践以及广泛的宣传教育之下,“塘朗山猕猴守护行动”已然初见成效,而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支持。“塘朗山猕猴守护行动”汇聚了政府、社会组织、公益基金会、自然教育中心、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多方力量。各方在护猴行动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共同为守护塘朗山的野生猕猴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持续发力,为这一行动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其成果能够不断巩固并拓展,社会影响也得以进一步深化和扩大。
回顾2024年,“塘朗山猕猴守护行动”迈出了守护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态环境第一步。但我们深知,野生猕猴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南山区社会组织总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各方合作伙伴,进一步优化护猴行动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我们将持续提升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水平,拓展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塘朗山野生猕猴的生存与繁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行动,带动更多人关注生态保护,共同为“绿美南山・幸福家园”的建设贡献力量,让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在城市中得以延续。
特别鸣谢
铭基金塘朗山自然学校
深圳市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
关于我们 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MingPublicWelfareFoundation)于2017年9月7日成立,由深圳市盈投置地有限公司、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400万元人民币设立。铭基金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关注教育帮扶、自然教育、灾害救援等领域,在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排行榜上以100分满分全国第一(并列),两度获鹏城慈善奖,获2023年深圳最美生态环保组织、成功创建深圳市自然学校、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鹏城慈善地标、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学校试点单位,是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 方舟计划 由铭基金资助开展的方舟计划,从探讨、研究、发展塘朗山这个位于城市中央地带的样本出发,为企业、政府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提供高专业度、强实践性的价值,同时增进市民对于自然及生态的认知。目前,铭基金已完成勘探塘朗山工作,记录塘朗山各类物种超过2000种,完成塘朗山生态地图绘制及《塘朗山方舟自然研习径》一书;《深圳自然笔记——塘朗山里的设计师》纪录片已于2019年5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荣获2018拉萨国际绿色电影周“优秀自然环境纪录片”荣誉。 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科普基地 2019年9月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成立,2020年6月塘朗山郊野公园自然学校创立,并成功入选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试点单位,2024年创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以“在地关怀”为理念,结合城市中央山脉﹣塘朗山的山、水、林、泉和本土动植物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主题,研发“方舟课堂”、“自然美学”、“手作步道”、“城市自然唤醒”等系列自然教育课程,以户外教学、线上生态讲堂等教学形式开展不同系列主题内容,带领人们认知塘朗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育帮扶及灾害救援领域 铭基金在青海资助600名大中小学生,助力学业及健康成长。 铭基金联合安吉尔集团在深圳湾捐助全线直饮水机,保障市民饮水安全同时减塑,让市民在公园实现饮水自由;并启动在山海通廊直饮水解决方案;为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提供可持续饮水方案,保障参会人员安全饮水需要。 面对新冠疫情和水灾,铭基金携手安吉尔集团、天津医药集团、乐百氏公司向全国捐赠抗毒抑菌饮水设备、饮用水、抗疫药物等物资价值超两千万元,及时回应多方需求。